一年出海30多次,他們在海上探測“風云”
2025-01-27 17:31:31 來源:新華網(wǎng)原標題:新春走基層|一年出海30多次,他們在海上探測“風云”
新華社上海1月27日電(記者董雪、周杉)千變?nèi)f化的海洋氣象事關海上交通和海上作業(yè),如何準確預報?觀測是第一步,上海市氣象局上海海洋中心氣象臺海洋氣象探測科的工作人員正在為建設和維護海洋氣象觀測站網(wǎng)而努力。春節(jié)到來前,記者跟隨他們開啟了2025年首次出海之旅,目的地是一座漂浮在海上的燈船。
燈船相當于海上“路燈”,是海洋氣象觀測設備安裝的載體之一,外形與船很像,被錨定在某個點位用于引導船舶。
行船前往海上燈船。新華社記者 周杉 攝
一早從上海浦東的大治河渡口登船,不包括船員在內(nèi),記者跟隨的氣象團隊一行四人,由上海市氣象局上海海洋中心氣象臺海洋氣象探測科科長陳旻豪帶隊。
途中,陳旻豪告訴記者,團隊一年要執(zhí)行30多次出海任務,有時是海上氣象觀測設備出問題緊急搶險,有時是往海上放置氣象浮標。“氣象浮標是個大家伙,搬運放置比較費勁?!标悤F豪說,浮標有一個圓盤形大底座,底座直徑和浮標高度都在10米以上。
漂浮在海面的燈船。新華社記者 董雪 攝
向東行船一個多小時,一艘有著高高燈塔的船出現(xiàn)在茫茫海面上。陳旻豪告訴記者,這艘燈船即將回廠維護,團隊需要把船上的氣象設備拆下,擴容它的電池系統(tǒng),再裝到新的燈船上。
燈船隨著海水不?;蝿?,忍著暈船的不適進行工作,對團隊成員來說已是家常便飯。帶上工具,記者隨工作人員一起,抓著窄窄的梯子攀爬到了燈船的二層?!斑@次不用爬到塔頂干活,那上面更暈,我一次只能待十幾分鐘。”高級工程師王德旺抬頭指著燈船上高高的塔尖說。
在燈船上拆光伏板和自動氣象站。新華社記者 周杉 攝
拆光伏板、拆電池、拆自動氣象站……在晃動的甲板上完成拆卸工作,考驗著每個人的平衡能力。一個多小時后,拆卸工作完成。自動氣象站是一根集成著溫濕氣壓等設備的長長鐵桿,如何將它搬運回船上是個難題。船員們紛紛齊上陣,五六個人在燈船的上下層配合才成功將自動氣象站裝置運回了來時的船上。這些設備將被運到新燈船所在的碼頭進行安裝。
多人合力在燈船上搬運自動氣象站。新華社記者 周杉 攝
任務完成后,團隊成員們長舒一口氣?!懊看纬龊5臅r間不固定,去到比較遠的海域時,經(jīng)常在海上過夜?!标悤F豪說,在海上登船的過程其實是最危險的,如果突然有大浪襲來,兩艘船的相對位置陡然升高或降低,稍有不慎就可能夾到腿或落水。在他以往的經(jīng)歷中,綁在兩船之間的繩子也發(fā)生過斷裂。
記者從上海市氣象局了解到,上海正在實施海洋氣象綜合保障工程,推進觀測、預報、服務一體化,觀測工作覆蓋陸??仗欤龔挠^測站點越密越好向著精細化、精準化提升,助力增強長江口、洋山港及臨近海域重要航道的綜合監(jiān)測及預報預警能力。
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4年,上海海洋氣象觀測站網(wǎng)已建設43個海濱、海島自動氣象觀測站,2套海霧監(jiān)測站,8套海洋氣象錨碇浮標觀測站,4套石油平臺站,另有50套建成或在建的遠洋船舶自動氣象站。
過兩天,陳旻豪還會帶隊行船去更遠的海域放置氣象浮標。“今年,我們會進一步開展近海海洋表面及中遠海區(qū)域的氣象觀測覆蓋工作,尤其針對重點港口、重點航道和重點海域的觀測站點,加強探測水面團霧等中小尺度高影響災害性天氣。”陳旻豪說。
對于海洋氣象探測團隊來說,每一次出海作業(yè)都需要耐心、細心和協(xié)作。他們穿梭于陸地與海洋之間,與風浪為伴,與星辰為伍,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氣象事業(yè)的熱愛。
最熱評論